干货丨《跨境电商》信息化教学心得

跨境百科10个月前发布 管理员
670 0 0

实现信息化教学新时代,不容错过

────────────

老师们好! 我是武汉职业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的吴晓婷。 很荣幸与大家分享《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道云教学管理平台,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跨境电商》课程结合的Guide平台的应用。

本次分享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设计; 第二部分是《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技巧。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设计

此次共享以课程定位为核心,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各种教学要素,完成教学目标,满足中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简而言之,就是:两个核心加五个元件,总共七个块。

丨1. 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是本次分享的核心。 《跨境电商》课程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分为社会需求、课程定位、知识连接三个方面。

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迅速。 自2009年速卖通成立以及国内跨境电商盛行以来,2014年被称为“跨境电商元年”,发展迅速。 专家认为,在“新消费”理念和消费升级时尚的冲击下,产品品质较好的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未来几年将继续快速下滑,甚至掀起“新消费”浪潮。我国跨境电商风暴。 从结构上看,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将始终以出口为主、进口为辅。

对于跨境电商人才需求,阿里研究院对30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进行了考察,发现86%的企业普遍反映跨境电商人才严重短缺。商贸人才。 从人才类型来看,企业急需的跨境电商运营推广人才最受欢迎,其次是跨境客服人才和跨境策划设计人才。

干货丨《跨境电商》信息化教学心得

对于跨境电商行业的岗位,主要分为中级岗位、中级岗位、高级岗位三类。 其中,我们职业院校的中学生主要通过课程学习获得中级岗位的资格,如客户服务、视觉设计、网络推广等,而企业对初级和高级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和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中级岗位培训,力争获得中级、高级岗位的资格。 目前,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大多是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从事该行业,与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匹配。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课程也在专家的建议下进行了改革。

在课程定位上,《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旨在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培养掌握英语基础技能、国际商务知识和电子商务知识的复合型涉外商务人才。市场。 专业技能课程。

本课程主要培养专业能力强、专业知识丰富、职业素质良好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了解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新政策,熟悉跨境第三方运营平台的规则,掌握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基本工作流程。跨境电商运营,具备跨境店铺运营管理、客户服务和电商运营技术等业务能力。

在知识衔接方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第四学期设置了“跨境电子商务”。 此前开设了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技能课程,包括通用电子商务、网络集成与网络营销、网络商店运营与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这类课程对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具有辅助作用,而《跨境电子商务》则是上述知识、应用、实践的融合和升华。

丨2.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在学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训室进行真实操作(跨境电商企业全真实操作),根据项目的教学要求,让中学生掌握基本业务跨境电商操作技能,培养中学生吃苦耐劳、肯干的工作作风和善于沟通、团队合作的工作品质,为中学生开展跨境电商就业和跨境电商创业。 包括具体的职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质量目标。

丨3. 课程设计

在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模式指导下,首先产学研合作分析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工作流程和任务,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以专业能力为基础的跨境电商人才。 以“教、学、做、考、创”为主体,集“教、学、做、测、创”为一体,任务驱动的项目式教学,最终实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课程评价与创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丨4. 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符合高职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列化,科学设计学习任务,结合教学、学与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训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实践培训课时占总课时的50%,让中学生深入了解跨境电商基础知识,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跨境电商的实际操作技能电子商务。

课程内容设置十个单元,分别是:跨境电商初遇、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货运、跨境市场监管、跨境电商产品选择与定价、商品详情页、跨境电商视觉营销、跨境电商店面营销推广、跨境电商支付结算、跨境电商客服、 ETC。

干货丨《跨境电商》信息化教学心得

丨5.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模拟教学法、小组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评价方法上,本课程以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导向,构建了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评价为核心、以过程评价为重点”的新型开放式、多元化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注重学习过程和技能考核,突出知识的综合应用。

本课程具有良好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 电子商务实训室从硬件到软件都能满足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拥有完善的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丨6. 教学效果及专家建议

校外专家和行业专家均肯定,该课程注重中学生能力培养,课程定位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 以岗位对接为原则,在教学中整合重组职业院校国际贸易、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专业资源,构建有竞争力的跨境平台课程体系。

组织中学生参加“电子商务三创大赛”、“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迎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尚,以赛促学。 以竞赛促就业,提高中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中学生就业率和满意率。 与第三方服务商签订实习合同,派毕业生到第三方服务商企业进行实训和岗前培训,让中学生重点体验跨境电商中包含的国际贸易业务知识电子商务,熟悉跨境货运及报关、跨境支付、出口退税等操作流程。

丨7. 特点和创新

课程组提出以三个层次(基础实训、综合实训、校外实训)、三个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中英文讲解相结合”、“模拟与实践、实训与实践相结合”)为​​基础,以“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方式,将课程内容模块化、解决难点、生成自主教学任务,使中学生逐步掌握《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从理论到实践,通过双语教学跨境电商实务,让中学生在英语环境下更好地熟悉电商平台的操作和外贸基本流程。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信息化教学方法

根据《跨境电子商务》课程要求,为了锻炼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我在教学中开始引入 Guide云教学管理平台。 Guide在线“课堂”有很多功能。 下面将我的信息化教学经验一一介绍和分享。

干货丨《跨境电商》信息化教学心得

首先,我在i硕士导读平台上创建了“16年级跨境电商实战课”课程,并将课程ID和二维码分享给中学生,让朋友们搜索或扫描即可加入班级。

丨1. 班级课程

教师根据“管理分类”中的十个单元教学内容创建类别,然后教师可以选择每个单元引导平台资源视频,或者发布原创视频。 朋友们可以点击某个单元,在PC或APP上观看视频学习。

丨2. 功课

教师建立课程分类后,可以在 Tutor平台上为每个单元选择相关作业,或者发布原创作业。 作业可以设置为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 个人作业可以由每个朋友提交,而小组作业只需由一个小组好友提交,因此老师可以将较难的作业设置为小组作业,这样很容易设置个人作业。

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设置批语的形式,例如可以设置为老师和助教的批语。 评审结果通常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较差。 虽然好友变得“差”,但你可以再次点击挑战,直到达到“优秀”。 每学期末,老师可以点击“成绩”查看好友的作业完成情况,还可以四处走动制作统计数据表格。

例如,下面是我的一份原创作业。

丨3. 课堂测验

教师可以从 Guide平台测试中摘录或发布自己的原创试题(包括单选、多选、判断、填空、简答五种题型)。 朋友可以直接在应用程序上提交测验问题,这样老师就可以使用测验问题发布期末考试题进行在线评估。

丨4. 班级信息

在这里您可以选择i-辅导课程的相关资料,或者发布原始资料(包括发布资料、文档和链接)。

比如,我在第二单元《跨境电商平台》讲速卖通平台理论时,发布了《全球速卖通2018年买家(中国)招商细则》、《速卖通2018年招商新政策解读》 、买家需要了解的四大变化!”等网站链接,老师上课时让同事用app打开资料一起学习。在速卖通平台上做模拟培训操作时,老师收集了整理了开店所需的产品资源并上传供朋友们下载使用。

丨5. 上课出勤率

iShuo Dao的“课堂”中的考勤功能非常好。 老师可以在应用程序上发起点名,朋友可以通过手机完成点名。 出勤数据会手动记录在班主任的“班级”和“成绩”中,方便老师统计中学生的缺勤情况。

老师方—“发起点名”

干货丨《跨境电商》信息化教学心得

中学生终端—“点击登录”

班主任终端—“考勤”

丨6. 课堂互动

通过教师的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第一节课结束前,老师发起了多次互动抢答题,朋友们通过手机参与答题。

跨境电商是一个新兴行业,“跨境电商”也是一门新兴课程。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 希望与更多的专家、老师交流学习。 请大家批评指正! 平台是一个非常好的电子商务教学辅助工具跨境电商实务,感谢,衷心祝愿越办越好,祝老师和朋友们通过这个平台收获更多,让我们一起努力!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