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lobal Market Insights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美发工具市场规模达到355亿美元,预计将在2032年增长至58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2%。
图源:Global Market Insights
这意味着,尽管市场中早已有形如戴森等国际巨头深耕布局,这片看似饱和的“红海”依然充满潜力。
正是在这样一个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中,一个来自中国的美发科技品牌——TYMO,悄然切入了某个被忽略的市场细分赛道,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爆发。在2023年“黑五”购物季,TYMO在TikTok Shop上创下了500万美元的销量成绩,其核心产品也常年位居亚马逊美发护理类目第一,成为中国品牌出海中的代表性案例。
图源:TYMO
起步亚马逊,一战成名
TYMO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专注于美发护理工具,包括直发梳、卷发棒、电吹风及相关配件,核心用户为25至50岁女性。其设计语言强调“流线+简洁”,采用极简无缝机身,兼顾美感与实用。
图源:TYMO
成立伊始,TYMO就将北美作为核心市场,并依托亚马逊美国站快速起量。到了2022年,TYMO已有两款主打产品登上亚马逊美国站全年热销榜单Top 8,并以总销量排名第一的成绩引起广泛关注。
2023年黑五期间,品牌上新TikTok Shop的第一年即斩获500万美元销售额,而2024年以来,月销售额一度突破350万美元,稳居美妆个护类目前列。目前,其累计出货量已超过2000万件。
图源:Amazon
被忽视的用户,被验证的价值
TYMO之所以能在北美市场快速破圈,核心在于识别并回应了那些被长期忽视的真实需求。
长期以来,主流美发品牌对有色人群,尤其是非洲裔与拉美裔女性的差异化需求关注有限。一方面在于,针对她们天然卷曲、干涩或粗硬的特殊发质,研发难度高,另一方面则是刻板印象,在不少品牌看来,这类用户消费能力不强,高端产品卖不动,自然也就没人认真投入。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TYMO之前,已经有一些品牌如SheaMoisture和Mielle Organics成功验证了有色人种消费者的强大购买力。例如,Mielle Organics的一款迷迭香薄荷头皮精油在TikTok上一度售罄,之后更是被宝洁公司以数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图源:TYMO
意识到这一市场缺口后,TYMO在创立初期便推出专为有色人群设计的高效直发梳,定价49美元。针对这类用户普遍发量密集、发质粗硬且卷曲的特点,TYMO区别于传统需反复夹板拉直的方式,创新性地采用MCH 快速发热技术,仅需30秒升温至200度,配合高密度梳齿,在梳理过程完成快速拉直;同时降低操作门槛,提升顺滑度。
这一系列产品在上线第二年,就位列亚马逊细分品类TOP1,带动营业额增长超400%。
从细分市场破圈
走向更多人群
在成功切入有色人种市场后,TYMO开始将产品线延伸至更广泛的白人消费者群体。与追求顺直发质不同,后者在造型偏好上更倾向蓬松、具有层次感的发型,“大波浪”成为主流审美,卷发棒因此成为新的切入点。
图源:TYMO
传统卷发棒存在加热速度慢、定型效果差、使用耗时长等问题。TYMO围绕这一痛点重新设计产品结构,推出适配欧美用户需求的新款卷发棒——可在10分钟内完成造型,塑型效率提升数倍,并采用全包裹加热与外壳隔热技术,兼顾效率与使用安全。
在产品外观上,TYMO也不再沿用行业中常见的工业黑灰配色,而是引入柔粉、雾蓝、灰绿等莫兰迪色系,更符合当代女性审美,增强用户认同感与复购意愿。目前,卷发棒已成为品牌的主力品类之一,占据约三分之一的营收份额。
在亚马逊平台,TYMO的直发梳在过去三个月月均销售额维持在80万美元左右,单月峰值一度突破300万美元。卷发棒表现同样亮眼,单价59美元,近月销售额接近200万美元,已成为美发类目中的高频选购产品。
图源:Amazon
营销靠内容
穿透靠渠道
TYMO主要布局Tiktok、youtube等主流媒体,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它曾半年内与数千名不同量级和风格的美妆、时尚领域网红进行合作,形成强大的社交媒体声量。比如在TikTok上,一位拥有12万粉丝的非裔博主实测TYMO直发梳,几分钟内就将浓密的自然卷拉直,头发光滑亮丽又不毛躁,视频发布后迅速爆红,引发大量用户搜索同款。
图源:Tiktok
在渠道上,TYMO采取典型的DTC模式,绕过传统分销体系,通过“独立站+亚马逊”双渠道直面消费者,降低中间成本的同时强化品牌控制力。目前,TYMO独立站月访问量约为51万人次,其中直接访问流量占比近47%,反映出较高的品牌认知度与用户粘性。
与此同时,TYMO也在加速打通线下网络,陆续进入北美的Target、Walmart、Costco等主流零售渠道,并进入东南亚市场的屈臣氏、丝芙兰等美妆连锁。目前,品牌已覆盖超3000个线下网点,在线上流量成本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有了更稳定的盈利来源和长期曝光渠道。
尾声
市场从不缺功能齐备的产品,也不缺擅长营销和叙事的品牌,真正稀缺的,是那些愿意贴近用户,并看见需求细微差异的人。TYMO,看见了,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文章来源:大数跨境